在溫泉中微微放鬆、毛孔打開的那一刻,若能搭上一口恰到好處的飲品與輕食,不只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身心的完整調和。但泡湯與飲食間的拿捏也有其學問,既要避免身體負擔過重,又要維持泡湯的舒適節奏。這篇就為妳整理幾種適合「泡湯中或泡湯後」享用的小酌與小點搭配靈感,讓每一次的溫泉體驗都多一層質感儀式感
1. 泡湯中建議選擇低酒精或無酒精微醺飲
高溫泡湯容易加快血液循環與代謝,若此時攝取高濃度酒精,可能造成頭暈甚至脫水。建議可選擇:
-
氣泡清酒/低度甜梅酒:微甜帶酸的口感與溫熱感呼應,適量飲用可提升幸福感
-
無酒精氣泡飲/水果氣泡水:清爽解膩,不影響循環與水分平衡
-
溫熱花草茶/洛神茶:適合不喝酒者,亦能促進代謝與放鬆
小提醒:泡湯中飲品請以「少量啜飲」為原則,勿大量飲水或飲酒
2. 泡湯後適合的飲食選擇
結束泡湯後,身體處於微虛與水分流失狀態,此時飲食應以溫潤、易消化、含礦物質與水分的選項為佳:
-
溫熱鹽味湯品(如味噌湯、雞湯):補充電解質與鹽分,恢復體力
-
熟成水果乾+堅果拼盤:少量糖分補充能量,油脂幫助體內修復
-
小份量飯糰/溫蔬菜捲:輕盈有飽足感,避免過度進食造成腸胃不適
小技巧:避開生冷食物與高糖飲品,以免刺激腸胃或引發循環不良
3. 搭配場景建議:氛圍加分才是關鍵
-
野溪泡湯:可攜帶保溫瓶裝花茶、保鮮盒小點,搭配野餐墊與輕便垃圾袋
-
飯店湯屋:建議選擇無氣味干擾的酒品與點心,如白酒佐堅果、香草脆餅
-
戶外湯池:使用防潑水托盤與密封杯具,並注意不留任何食物殘渣
絕對 NG 的泡湯飲食行為
-
攜帶味道濃重(如燒烤、油炸)食品
-
使用玻璃容器或易碎酒瓶
-
飲酒過量影響意識與泡湯安全
-
邊泡邊進食大量食物
0 評論們